(救命钱莫名买理财)A股市场再次迎来退市浪潮,现已有24家企业确定将退出市场
最新公告顯示,上海證券交易所接連發布了三項決定,宣佈終止ST同達、ST碳元和ST園城的股票上市資格。其中,ST碳元面臨的是淨利潤爲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複合型退市標準,而ST園城與ST同達則是由於其財務會計報告被審計機構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結論,觸碰了相應的退市規則。
退出結構日趨多元
本年度內,A股市場的退市機制持續展現其效力,據統計,已有9家企業實際完成了退市程序,另外24家企業已被確認將步入退市行列,標誌着交易類、財務類及重大違法類等多種退市標準並舉的體系已然形成併發揮作用。
在已退市的公司中,包括ST星源、*ST博天、*ST新海、ST貴人、ST鴻達、*ST愛迪等超過十家上市公司;而正源股份、*ST商城、*ST左江、*ST世茂等14家公司也已明確將加入退市名單。
國金證券對此分析指出,證監會早前頒佈的《關於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通過擴展規範類退市指標應用範圍,對財務類標準中的營收門檻及交易類標準中的市值底線實施更嚴格的限定,並對重大違法類標準中財務欺詐行爲明確具體的量化界限,顯著增強了退市規則的廣泛性與清理效率。這一系列修訂不僅拓寬了退市制度的覆蓋廣度,還加大了其淨化市場的力度,對提升證券市場的整體活力與推動資本市場向更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市場生態持續優化
退市監管的強化趨勢愈發明顯,績差股正遭遇投資者以“用腳投票”的方式拋棄,促使股市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多支掛着退市警告的績差股在公佈了2023年度財報後,股價連續多日下滑。數據統計顯示,到4月30日,ST板塊指數年內已累計下挫32.43%。
在A股市場退市機制趨於常規化的背景下,投資者對企業的運營及財務健康狀態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對違規行爲和潛在的財務風險持更謹慎態度,容忍度大幅降低。巨豐投顧的首席投資顧問郭一鳴強調了這一點。
與此同時,那些試圖通過各種手段保殼、逃避退市的公司,正面臨監管機構的嚴密審視和質詢。
深圳大學法學院的呂成龍副教授指出,在當前環境下,“殭屍”企業——即沒有持續經營能力的空殼公司——正快速被淘汰,以往市場中存在的“養殼”、“炒殼”等不正常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隨着這種趨勢,依賴僥倖心理的投機者空間日益縮小,投資者應當避免盲目跟風和非理性的投機行爲,以此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此外,從首次公開發行(IPO)之外的一級市場視角觀察,與直接IPO相比,借殼上市的審查標準更爲苛刻,導致尋求上市的企業通過借殼途徑的動力減弱,殼資源的價值因此進一步下降。
“走马消息,分享精选全球有价值的财经新闻”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