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184」基金“老鼠仓”年内已披露6起 为何还屡禁不止
随着大数据监控体系的加强完善,隐秘的基金“老鼠仓”也不断浮现,同时扰乱市场秩序的“硕鼠”,也不断被公之于众。近日,天津证监局一则关于银华基金前基金经理周可彦“老鼠仓”案的市场禁入决定书引起热议。事实上,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往年存在的“老鼠仓”问题陆续被披露,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6日,今年以来被披露的基金“老鼠仓”案共计6起,涉及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范畴。
近日,天津证监局的一则市场禁入决定书引发关注。决定书内容显示,银华富裕主题混合原基金经理周可彦在任期内,于2013年10月22日至2016年8月23日期间,将掌握的关于基金的未公开交易信息提供给其妻李某涓,李某涓通过亲属“张某兰”的证券账户进行交易并从中获利。期间,该账户与周可彦管理的基金交易品种趋同交易股票95只,趋同成交金额合计2800余万元,盈利120余万元。根据证监会处罚决定,没收周可彦违法所得,处以一倍罚款;并对周可彦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周可彦于2013年入职银华基金担任基金经理,此前还曾在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天弘基金等多家知名公募任职,任职期间多次获得金牛奖,且最佳回报达到97.02%。
拥有不俗成绩的知名基金经理,为何要自毁前程?中国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直言,“基于基金经理所处的职位,他们拥有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以及资金优势。在此背景下,他们会利用资金的优势,跟随国家产业政策或主导方向,进行股票投资。但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所获得的信息有更大的私人商业价值,同时因对物欲的追求而心理失衡,因此选择铤而走险,以建立‘老鼠仓’的方式来获利。”
而对于“老鼠仓”的操作方式,王红英分析道,部分基金经理会利用职位和自身的专业性,加以信息和资金的优势,制造一些所谓主导行业的“真实信息”,从而进行“老鼠仓”交易。这些基金经理会动用资金不断地去拉抬自己持有的“老鼠仓”,到高位的时候再抛售自己的“老鼠仓”,在达到获利目的同时也造成了众多基民的利益受损,而且对市场产生了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
回顾“老鼠仓”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据悉,中国基金业第一例被查出“老鼠仓”的是上投摩根原基金经理唐建,于2007年被立案调查,并于2008年被处以罚款50万、终身市场禁入的行政处罚。此后,证监会陆续查出南方基金旗下原基金经理王黎敏、融通基金原基金经理张野、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韩刚等人利用职务便利建立“老鼠仓”获利,并做出不同程度的处罚。
虽然随着近年来监管加大力度排查,并结合大数据监控的方式后,“老鼠仓”现象已有所改善,但这种行为并未被根治,目前业内仍不时传出基金经理“老鼠仓”被查处的消息。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6日,今年被公布的基金“老鼠仓”已达6例,涉案时间从2009年至2019年不等。
除周可彦外,广发基金原基金经理白金,上海天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杜景涛,珠海中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东、实控人王青方,上投摩根基金原基金经理吴文哲、泰信基金原基金经理柳菁等人均因伙同他人进行趋同交易获利并损害投资者利益而被处予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或市场禁入等行政处罚。
在业内人士看来,“老鼠仓”问题不断,追根究底还是要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双管齐下”。王红英表示,一方面,对于基金经理自身而言,要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老鼠仓”的民事和刑事制度的建立。目前证券市场的处罚力度相对偏弱,可能对这些违法犯罪份子起不到震慑作用。因此,强化立法,从形式和责任给予更严厉的制裁,将有可能杜绝“老鼠仓”的出现。
“目前的三级监控体系,从证监会稽查总队到交易所到一般基金公司的内控,形成了非常严密的大数据监控中心,所以选择铤而走险的基金经理必然受到法律的惩处。并提醒想做‘老鼠仓’的基金经理,要意识到专业技术的进步,不要去做掩耳盗铃的犯罪行为”,王红英补充道。
“走马消息,分享精选全球有价值的财经新闻”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中国8月CPI年率2.3%,预期2.1%,前值2.1%。中国8月PPI年率4.1%,预期4.0%,前值4.6%。
08:00【统计局解读8月CPI: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从环比看,CPI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1-8月平均,CPI上涨2.0%,与1-7月平均涨幅相同,表现出稳定态势。
08:00【 统计局: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8月价格上涨的有30个 】统计局: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扩大0.1个百分点。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30个,持平的有4个,下降的有6个。 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7%,扩大0.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降转升,上涨0.6%。
08:00【日本经济已重回增长轨道】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经济扩张速度明显快于最初估值,因企业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支出超预期。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折合成年率增长3.0%,高于1.9%的初步估计。经济数据证实,该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已重回增长轨道。(华尔街日报)
08:00工信部:1-7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4965亿元,同比增长25.9%。
08:00【华泰宏观:通胀短期快速上行风险因素主要在猪价】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点评8月通胀数据称,今年二、三季度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霜冻、降雨等)因素触发了粮食、鲜菜和鲜果价格的波动预期,但这些因素对整体通胀影响有限,未来重点关注的通胀风险因素仍然是猪价和油价,短期尤其需要关注生猪疫情的传播情况。中性预测下半年通胀高点可能在+2.5%附近,年底前有望从高点小幅回落。
08:00【中国信通院:8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环比均下降】中国信通院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259.5万部,同比下降20.9%,环比下降11.8%,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44.8万部,同比下降 17.4%; 2018年1-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下降17.7%。
08:00土耳其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2%。
08:00乘联会:中国8月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76万辆,同比减少7.4%。
08:00央行连续第十四个交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
08:00【黑田东彦:日本央行需要维持宽松政策一段时间】日本央行已经做出调整,以灵活地解决副作用和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央行在7月政策会议的决定中明确承诺将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低水平。(日本静冈新闻)
08:00澳洲联储助理主席Bullock:广泛的家庭财务压力并非迫在眉睫,只有少数借贷者发现难以偿还本金和利息贷款。大部分家庭能够偿还债务。
08:00【 美联储罗森格伦:9月很可能加息 】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美联储罗森格伦:鉴于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
08:00